深晚报道|北京+深圳“双城记”,百位青年艺术家城际交流
2019-09-16 21:49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27266
9月6日下午,深圳罗湖美术馆洋溢着热烈的氛围 , " 双城记——北京 • 深圳青年美术家作品联展 " 首展拉开帷幕,相关研讨会也在当天下午举行。作为北京与深圳两个城市青年美术家的首次文化交流活动,本次展览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支持,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与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罗湖美术馆、318 艺术网、子非鱼艺术馆、图壤设计协办。
本次展览展出北京与深圳两个城市青年美术家近百人的 100 余件作品,呈现了两地青年艺术勃勃生机的状态。据悉 9 月 13 日后,该展将前往深圳子非鱼美术馆巡展,11 月还要展至北京的中国画美术馆。
北京贵在沉淀,深圳新在鲜活,这种地域文化艺术的差异认知与共鸣互通,将会给青年艺术事业带来更为宏阔的视域和整体胸怀,也才能让各类青年艺术灵魂在交流中获得共鸣的可能性。本届的 " 双城记——北京 · 深圳青年美术家作品联展 " 就是展现与研究当下中国城市发展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互补现象。
专程前来现场参观的深圳市文联主席李瑞琦表示,深圳市青年美协是深圳市美术的未来,值得各方更多的关注。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表示,北京和深圳都是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城市,从此次参展的作品来看,两地艺术家的共同特点是风格多元。不同点在于北京的艺术家积淀更加深厚,深圳的艺术家表现得更加鲜活。在深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背景下,这种交流特别有意义。
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秘书长陈斐鹏介绍,参展的北京艺术家都是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的骨干画家,他们是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机构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等 50 人,作品经过了精挑细选。陈斐鹏期待展览为北京、深圳美术界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为两城市的长期交流奠定基础。
深圳晚报记者 杨端端
分享到:
新闻排行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推荐阅读
-
一百多年前尼采曾说,上帝死了;七十多年前杜尚曾说,艺术已经结束;三十年前中国理论家李小山曾说…
-
“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
漫画作品被选作高考试题,这自然是一件新闻(其实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新闻),但这新闻和我有关联…
-
在从事漫画创作的三十多年里,他观察社会万象,以崭新的视角、清正的态度,创作出几千幅针砭时弊…
-
清华美院教授马泉做客四方沙龙,讲述“叠加态”的叙事生成
-
近年来,一些中国写实油画画照片、抄照片甚至运用喷绘成为应付创作的秘密武器。当这些油画摄…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附带着社会责任及义务的社会参与型实践,在城市发展、再生中逐渐发挥重要的…
-
四方沙龙讲座“音乐被技术改变了多少”
-
西方鉴藏里的中日绘画,何以无意中成为对方走向西方的桥梁
-
中央美学院费俊教授做客四方沙龙,讲述《身体与媒体——智能科技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
我把古画放大了10倍,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