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罗湖——原弓个展
香气“弥漫”文化罗湖
2017-06-05 14:46 来源:318艺术网 编辑:张茜 浏览次数:10885
展览时间:2017年6月10至7月16日
学术交流:2017年6月10日下午14:30
地 点:罗湖美术馆负一楼会议厅
开幕时间:2017年6月10日下午15:30
开幕地点:罗湖美术馆负一楼大厅
主办单位: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
承办单位:罗湖美术馆 罗湖文化产业学会
协办单位: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创新有限公司
深圳市粤之彩印刷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泰来酒业有限公司
展览地址:深圳市罗湖区南极路6号罗湖美术馆
展览组织委员会
主 任:王 萍 宋 强
执行主任:李少明
副 主 任:黄 煜
委 员:宋丽清 林浩锋 黄少勇 张欣竹 古仲炎 吴 琳 梁昉昕 吕月华 王祖祥 侯康升
秘 书 长:宋丽清(兼) 古仲炎(兼)
副秘书长:吕月华(兼)
秘 书:李斯玮 黄 颖 王祖祥 侯康升
策 展 人:彭 锋
艺 术 家:原 弓
项目执行:蒋腾焘 黄 颖
执行助理:刘 颖 陈浩伟 黄莉莉 李汶宸 董雪艳
由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主办,罗湖美术馆、罗湖文化产业学会承办的“闻香识罗湖——原弓个展”将于2017年6月10日(下周六)在罗湖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策展专家、著名美学评论彭锋担任策展人,展出了艺术家原弓所创作的作品。这些展品类型丰富,内容多样,涵盖了装置、影像、绘画和文献等等。这也是原弓在深圳的首次个展。
作为一次大规模的主题展,该展重点阐释“闻香识罗湖”的主题,通过展示艺术家的一系列作品,以当代的方式,全新的样式呈现给罗湖观众。观众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欣赏高雅艺术,享受文化盛宴,彰显美术馆的公益性。
一边是威尼斯,一边是罗湖,艺术的香气扑鼻,漂洋过海;文化的桥梁,通向未来。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中,由彭锋策展,原弓等五位艺术家以“弥漫”为题创作了五件大型装置,分别产生五种不同的气味,其中原弓创作的“空香”以水雾的形式释放熏香的气味,制造出仙境一般的气氛和景象,让欧洲观众追忆香料的起源,闻香思中国,从而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强烈反响。
时隔六年之后,当年的策展人彭锋和参展艺术家原弓再次携手,在罗湖这片热土上重新诠释“弥漫”主题,探寻“弥漫”之源。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国力量于不知不觉之间弥漫全球。饮水思源,输出中国动力的原点就在罗湖。罗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
彭锋,美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委员,国际美学协会执行委员。
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认为,在罗湖美术馆做的这个展览,是为了唤起中国人对改革开放的记忆,让我们闻香识罗湖。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25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以这一展览来纪念罗湖曾经扮演的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角色。我们也期待在中国社会新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罗湖能够再次发挥引领作用。威尼斯的展览是唤起了欧洲人对中国味的追忆,罗湖的展览将唤起中国人对中国梦的憧憬。”
文化,从罗湖出发
罗湖是改革开放的发源地,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有着鲜明的改革与创新基因。近年来,罗湖在文化领域不断发力,不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出具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在此背景下,推出“闻香识罗湖——原弓个展”,以艺术的方式发出响亮之音:文化,从罗湖出发。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具有强大的文化效应,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新地标,承担着城市的文化使命。据介绍,罗湖美术馆又名创意文化广场,建于2003年,建筑设计作品曾参加法国蓬皮社中心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并被收入展览图册。从建筑外形到内部空间,展馆的空间视觉层次丰富,呈现出现代气息,处处都能体现独特的创意艺术氛围和文化艺术特色。
在业内专家看来,罗湖美术馆展馆个性十足,各个展厅符合国际展览标准,尤其是馆内的青水墙建筑更能衬托当代艺术的魅力,呈现抽象与写实的艺术作品风格;造型独特的展馆,适合找寻独具特色的罗湖文化触角和创意理念。
本次展览集艺术性、学术性、趣味性、观赏性为一体。通过展览、交流、互动及论坛的形式,增强市民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唤起人们对于罗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记忆,多角度多维度的呈现罗湖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发展成果,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此次罗湖美术馆引进具有国家级高规格高水准的展览,也充分体现了罗湖在文化领域的“精致”城区定位,将“优品牌、提质量、创精品”的文化精品战略进一步提升。
罗湖区文化体育局的局长李少明表示,文化创意产业是罗湖的特色产业,此次通过引进来为手段,将罗湖的文化特色进一步展示,并积极走出去。“在未来,罗湖美术馆将加深罗湖与其他地区及顶级艺术文化机构的深度交流与合作,通过频繁互动,助力罗湖迅速参与、渗透到国际艺术体系及当代艺术语境。从而从多维度,全面提升罗湖的文化软实力。紧抓‘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发展机遇,让罗湖进一步提升文化品味和城区形象,再次链接世界。”
以香为媒,展开“芳香之旅”
原弓
作为当代中国知名艺术家之一,1961年出生的原弓,在2012年取得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学位,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就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各个层面。在原弓身上有着“双重性”。原弓既是创作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设计者又是策划者,是一位穿梭在观念艺术、行为艺术和视觉艺术的多面艺术家。他的创作通常运用大量的媒介,作品往往涉及了深刻的哲学,反映着中国社会里的种种现象,展览形式以及艺术品的现状。
原弓的履历丰富,在艺术领域不断开拓新的疆域。近年参加的主要展览包括Deichtorhallen美术馆Secret Signs展、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哥本哈根艺术节、第六届布拉格当代艺术节、首届北京798双年展。原弓的作品已被广东美术馆、湖北省艺术馆、阿瑟·赛克勒博物馆北京大学、白兔美术馆和艺术品收藏家乌利希克收藏。
从2011年到2017的六年时间,原弓作品的气味,从威尼斯到布拉格、哥本哈根、卡塞尔、北京、上海、香港,在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城市弥漫,如今,这股香气已经弥漫在罗湖。
作为一次大型且高规格的主题展,此次展览中展出的原弓作品《闻香识罗湖》颇受人期待。在这一作品中,艺术家与广场舞团体互为介入的表演与装置结合,具有开放性和参与性,使社会不同群体理性发展和交流中感知彼此的存在,通过互动装置释放的各种自然香气“闻”(每周一种味道,代表不同群体身份的喜好)。在作品中,艺术家引入了多个不同社区中广场舞大妈的团体,参与互动,在既闻香又起舞的美术馆中的广场舞比赛中,让公众艺术走进了美术馆,使精英艺术融入到大众艺术之中。
原弓 祥云8 材质:光影+香水 尺寸可变 2017
光影作品《祥云》是空香系列作品中的以光影丶香料和观众互动的作品,当作品的光影图像消失后,观众通过光影留下的香味轨迹,用嗅觉寻找标示出人们记忆中祥云的意象;
原弓 气味的形状#1 250cm×18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原弓 气味的形状#7 195cm×13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原弓的新作《气味的形状》系列绘画由2015年威尼斯行为作品《香袭全世界》发展而来。它们以《香袭全世界》现场图片中的烟雾局部为图像底本并放大,以小圆点作为烟雾的颗粒,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起来。这一过程是对烟雾形状的分解、排布和重构,也让看似无形的烟雾显露出潜藏的秩序感。
本次展览中无论是影像还是架上作品都是由“事件与表演”延伸出的“消费与生产”,这也是原弓的工作系统。他将事件、表演、传播以及消费和资本糅合在一起,让作品本身成为了商品。
据悉,该展将持续至7月19日,届时也会举办相关的文化沙龙与讲座,市民可以免费参观,感受沁人心脾的文化艺术魅力。
作品手稿:
2011年“第四届中欧文化对话”《卢森堡》手稿1
2012年 “汉诺威”《记忆》 手稿1
2012年“哥本哈根艺术节” 手稿12
2013年 “广东美术馆”《矢控》手稿27
2013年 “广东美术馆”《矢控-蜘蛛》手稿24
318艺术网
编辑部
-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市…
-
-
-
-
-
-
-
-
-
-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渐成为各个领…
-
2021年7月16日,意大利当地时间十七点三十分,中国龙南“围屋之变—关于中国移民建筑的对话”…
-
为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以优秀艺术成果反映特区建立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在市委…
-
四十年的光阴,不只是记录似水流年,还有我们曾经的印迹,这岁月刻划不可磨灭的痕迹,再识从前,才能…
-
“东方艺术巨匠·王学仲艺术深圳特展”主要是以展现上世纪八十年末到新千年代的期间,王学仲…
-
于深圳而言,时间是一个被量化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量化概念。站在莲花山顶,我们会说:“看,这就是深…
-
来了~ 10月3日-12月13日 由 木星美术馆 和 FAS潮流艺术空间 合作的 最潮流最未来最硬核的…
-
烟斗最早来自美洲,随着大航海时代的经济贸易往来,烟斗被推广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烟…
-
9月10日是“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正式实行付费参观制的第一天。当天下午3点…
-
独立艺术家徐彬觉一《慈悲之美》千佛艺术计划,从2014年开始至2020年7月7日历时六年终于圆满…